有人認為,經濟不景氣造成就業機會大為緊縮,也影響企業的調薪意願,才讓社會新鮮人大嘆「錢歹賺」,不過,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認為,政府的「教改」政策失當,未能配合國家產業發展所需,必須負起相當的責任。
「教改總體檢」發起人之一的黃光國指出,教改喊出「廣設高中大學」、「消滅明星學校」等空泛口號,卻未考量經濟發展的方向,以及教育資源分配等問題,這不僅導致「高等教育虛胖、技職教育萎縮」,「一流專科成了三流大學」,讓技職體系失去實務導向的特色,導致人才無法配合產業需求,甚至還造成資源嚴重分散,高等教育品質低落,影響了學生的競爭力,「年輕的新貧階級也因而越來越多」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美國調查:繼承15萬美元以上財產的小孩,2成放棄工作,多數一事無成;他們得到越多,越不滿足,甚至失去奮鬥目標。這股「富裕病毒」正席捲全球,從美國、日本到台灣...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換位思考,不僅能夠讓我們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,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瞭解別人,找到那個潛伏著的理由,同時也找到了順利解決問題的鑰匙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現代人越來越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一不被認同就陷入自我懷疑與焦慮的情緒中。
真有這麼嚴重嗎?別急著把所有問題都攬在自己身上!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是什麼決定有人得到青睞,有人卻只留下嘆息?
是「禮貌」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將要被淘汰的8種人
不景氣的社會,一定會淘汰不爭氣的人。如何不被淘汰,只要你不在這八種人之內。如果你在其中之內,那就趕緊提升來學習~~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退休不必焦慮
世界之大,生於斯,老於斯,豈不枉費此生?一股新風潮——海外長住(long stay)正在興起。你的人生,也可以這樣過,它不貴,也不難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http://www.scribd.com/doc/37268492
撰文者:陳宜文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個低收入戶得到政府補助金2,000元。她把2,000元拿來買了50雙襪子,在菜市場以每雙100元賣出,扣掉本金,一共賺得了3,000元。另一位低收入戶,只想到他可以靠2,000元做生活津貼,全部拿來買各種日常用品,包括柴米油鹽,不過,他留了一百元,買了一張樂透。
相同的2,000元,前者讓2,000元透過買賣變成資產,後者卻只是換得生活費用,表面上對生活有改善,但是,錢很快就消耗光了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作者 趙少康
春節時我趁華航有包機直飛澳洲大堡礁,參加旅行團8日遊,澳洲是一個適合全家旅遊的好地方,有山、有海、有沙漠、有熱帶雨林、有無尾熊可抱、有袋鼠可餵、有賭場可玩,這是我第三次去澳洲, 第一次到名列世界! 7大自然景觀的大堡礁,雖然不如大溪地夢幻般的美,但能浮潛在世界最大片的珊瑚礁上,與魚共游,也是很難得的機會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作者:盧智芳 出處:Cheers 93期 2008/06
重要場合,總是因為講錯話而砸鍋?得罪人,自己還不知道?「心直口快」等於「不得體」,口才好才能面面俱到?「說話」是一門看似簡單,其實最複雜的學問。
|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第一種失敗人格:經常抱怨者
這類客戶不會看見事情的一體兩面,也不會衡量好處與壞處,而都是注意壞的一面。例如抱怨台灣沒有投資環境,抱怨就業市場不公平,抱怨定存利率太低,連動債時間太長,投資有風險 …. 等。這種人沒有能力掌握全局,而試圖藉著否定一件事來告訴自己這件事情已經被掌握。例如:不懂投資股市,則抱怨台股都被不法人士操作,藉著否定台股來催眠自己可以掌握這件事。(不是我不會,而是環境不好)。因此, 遇到陌生的新事物,則是什麼都不好,什麼都不用瞭解。最後,這種人也沒有什麼機會。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台灣失業率高達4.37%,創五年最高紀錄;《經濟學人》智庫預估,明年台灣經濟將出現2.9%的負成長。更讓專家緊張的是,台灣政策利率已降至2%低點,如果降息猛藥失靈,那麼,台灣將會步上日本18年經濟低迷後塵。零利率、零成長是明年世界經濟趨勢,在零利率危機席捲之際,你該怎麼辦?
降息兩面刃╱打消通膨卻引來更可怕持久的通縮
零利率像一把利刃的兩面,它一方面可以降低貸款利率、減緩財務壓力挽救企業危機;但是卻也可能造成消費緊縮,讓人們不敢花錢消費,致使企業縮減營運規模,接著企業裁員,又使得失業率增加,讓消費大眾更加不敢花錢消費,形成通縮的惡性循環……,經濟停滯不前長達18年。
12月11日,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舉行央行理監事會議記者會,宣佈央行政策利率一舉調降三碼,這是自1974年09月以來的單次最大利率降幅。
一般定存利率也來到歷年新低,以台銀為首的官股行庫,500萬元以上大額存款的一年期定儲利率,已經「跌」到0.51%。而這次央行動作之狠,也凸顯彭淮南對搶救台灣經濟的急切心態。
在走向零利率之後,到底台灣會不會日本化?這是當下最大的疑問!
都因地產泡沫破滅╱世界正走向日本10年停滯?
台灣央行最擔心的正是如此,當降息所帶來的充裕資金卡在銀行,無法注入實體經濟,情況就像一具心臟電擊器,主機電力早已飽滿,但主機與電擊貼片間卻是斷線狀態;在救命的關鍵時刻,電力無虞,但停止跳動的心臟卻得不到任何電流刺激。接下來,就是陷入長期昏迷。
當年,日本就是這樣「昏迷」的!
1989年12月29日,日經股價指數達到38915點,這將近是10年前的6倍之多。
當年,日本企業簡直是「無敵不敗,席捲世界」;滿手是現金的企業不但將國內土地炒到最高點,還到海外買地、買大樓、買公司,從美國知名電影公司、到象徵美國的大廈、乃至於澳洲的荒野、全球連鎖飯店,忽然都變成了日本貨。
90年代的前5年,日本因為財政赤字問題還不太嚴重,所以沒有嚴肅面對銀行不良債權或財政改革的問題,只是一心期待股價和地價能夠符合經濟理論的週期循環,自然回升。
等到95年以後,日本政府逐漸發覺事態嚴重,卻正好又發生了97年亞洲貨幣危機,民間的投資消費信心盪到穀底,國內經濟陷入了彌留之前的昏厥階段。
於是,日本政府開始嘗試「電擊」經濟。1999年02月,日本央行將短期指標利率降到史上最低的0.15%,當時的日本央行總裁速水優說:「利率就算變成零也可以!」這句聽來像是賭氣一般的說詞,宣告日本正式走進了零利率時代。
可惜,零利率政策失靈,企業並未因資金成本極低而大舉增加設備投資,原因是企業不確定將來獲利會增加,對投資回收的信心不足。
此外,日本已走向高齡化社會,低利率使高齡者的銀行存款所得減少,因此壓抑了高齡者的消費意願。國內消費力道減弱,企業擔心沒有獲利,於是不願投資。
通縮的惡性循環於是在日本周而復始:利率極低,存款所得減少,民間消費意願低落,企業成長困難,失業率維持高檔,整體景氣不振。
然後,為了避免失業率進一步惡化,利率只好繼續維持極低水準。繞了一圈,回到通縮循環的起點,一副永世不得翻身的模樣。
零息生活之一╱怎麼存錢也賺不到利息
在零利率政策的引導下,03年,日本的長期利率創下史上最低紀錄——0.43%。怎麼存錢也賺不到孳息,因此許多人乾脆把錢放在家裡。尤其日本前幾年的銀行提款手續費非常高,錢放在銀行,如果不小心在夜間、週末、假日等非營業時間去提款,本周或本月的利息恐怕就變負數了。
8年零息,十幾年超低息,向來喜歡用誇張說詞來形容事件的日本人,給了零利率政策一個新的說法,稱為「詐欺性低息政策」。
零息生活之二╱輕易踩進詐騙集團陷阱
零利率政策一出,首當其衝的是退休族。原本規畫的老後財務藍圖完全走樣,也因此,老鼠會、海外空殼投資案的詐欺案例特別多。
「零利率社會,這些錢沒地方可以喘氣,才會如此容易受騙。」日本媒體如此評論。事實上,依據經濟學理,低利率的副作用之一,就是「逼使人民必須尋找更高報酬、更高風險的投資機會」。慘遭詐騙是其一,而幸運未遭詐騙的日本人,卻也可能將資金投入海外衍生性金融商品。
零息生活之三╱投資理財心態被迫積極
在這次金融海嘯中,日本的金融機構因為記取泡沫時代的教訓,對海外投資較為慎重,因此受傷是各國中最輕的。
但是日本許多個人、小規模的年金共濟組織,或者為了讓財務帳面好看的大學,受不了零利率,也難免開始大買海外金融資產。
民眾被迫進行高風險投資,是零利率時代的直接衝擊;而零利率加上經濟停滯所造成的通縮惡性循環,則讓日本陷入經濟長期停滯成長的惡夢,反映在日本民生問題上,就是長期失業。
零息生活之四╱失業問題一代接一代
前一個世代,現在面臨中年失業問題;接下來的這個世代,則是對於未來感到徬徨。在《零利率時代來臨》一書中,對日本新世代的社會新鮮人有著這樣一句悲情描述:「許多年輕上班族懂事之後,就生活在經濟衰退之中,不景氣的點點滴滴已經內化,根本不知道經濟還可以有其他面貌。」
看不到未來的通縮循環╱全球日本化?再觀察兩年
沒有未來性,這就是通縮循環的真實寫照。零利率,經濟看不到進一步獲得刺激的能量;經濟看不到未來,企業不敢投資、不敢擴大營運;人民看不到未來、不敢消費。
這是一個停滯的經濟體,它不再符合投資世界所謂「長線而言,經濟必然向上成長」的基本假設。
究竟,這個世界會不會變成日本?台灣會不會變成日本?
現況是,台灣的政策利率只剩2%,出口力道驟減,內需亟待加溫。
台灣會不會日本化?╱彭淮南正在力阻速度是關鍵
此外,台灣的人口結構與日本相近,都存在著高齡化的問題,當銀行定存的利息收入減少時,高齡一族不會急於承擔風險尋求投資獲利機會;相反的,他們傾向於減少支出以保存更多退休老本,於是更加壓抑了消費意願。
這麼看來,台灣目前的情況,與通縮前的日本頗為相似。能不能躲開通縮的惡運,關鍵就在於央行總裁彭淮南的快速大幅降息政策,是否也以同樣的速度傳入台灣實體經濟。
台 灣同樣也有一段觀察期,09年是一個關鍵,如果依照央行目標,09年貨幣供給成長率(意指市場上流動資金增加的數量,08年一到十月為2.06%)希望能夠提高為2.5%至6.5%,屆時若台灣貨幣供給狀況符合央行目標,或許能下定論——至少在彭淮南的假設中,台灣才算脫離險境...
致理財經時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